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性和生活方式对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影响.pdf
城市居民碳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从城市形态、居民收入、家庭结构、行为方式和心理认知等方面揭示了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多采用全局模型,重在揭示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全局效应,无法合理解释中国居民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本文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DMSP-OLS/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对居民碳排放总量进行估计,采用空间统计与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探析居民碳排放的时空演变格局,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空间、生活方式对居民碳排放影响的的时空差异.结果发现:(1)资源禀型城市重工业发展完善,化石燃料获取便利,经济紧凑度越高,居民碳排放量也越高.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主导型城市经济紧凑度越高越有利于居民碳排放的降低.(2)粗放式发展的城市,居民活动在城市空间组织效率低,人口紧凑度增加有利于居民碳排放的降低.经济发展落后,资源承载能力较差的城市,人口紧凑度的增大反而会促进居民碳排放的增大.(3)城市粗放式发展时期空间紧凑度越大越有利于居民低碳出行从而抑制居民碳排放的增加.在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模式向填充式转变时期初期,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不完善进而导致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增大,空间紧凑度对居民碳排放具有明显促进.(4)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布局,基础设施越紧凑越有利于抑制居民碳排放的增加.(5)相比南部地区城市,在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北方城市居民用能和出行方式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较大.在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资源禀赋型城市,相比其他化石燃料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居民对天然气的使用能够抑制居民碳排放的增加.
作者:田梦男 张丽君 秦耀辰 杨小琬 张梦梦 段杰冉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4
母体文献: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
会议时间:2021年9月26日
会议地点:深圳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R19R15
关键词:家庭碳排放 居民生活方式 城市紧凑度 空间异质性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1月12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93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