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废城市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生态特性研究.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作为道路工程建设材料的替代品,但炉渣再利用过程中,由于受到雨水或地下水的浸淋,其中溶盐等污染物会对道路周边植物生长产生生态影响.因此,有必要围绕炉渣的生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对原生炉渣处理前后的毒性浸出特性和生态毒性开展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炉渣浸提液中除Cl-外,Pb、Cu、Zn、Ni、SO42-的浸出浓度均更高;柱淋滤试验前期Cu、Zn、Cl-的浸出浓度均超标,其中Cu、Cl-甚至超标十倍以上;随着淋滤试验时间延长,Cu、Zn、Cl-的浸出浓度逐渐下降;同时,也发现原生炉渣经过湿法处理所获得的集料对环境的影响减弱,表现为静态浸出试验中,炉渣集料浸出液中的Pb、Cl-、SO42-浓度水平均有所降低,动态柱浸出试验中,炉渣集料浸出液中的Cu、Zn、Cl-浸出浓度在较短时间内低于污染物标准限值;采用生态毒性测试发现炉渣集料浸出液培养的小麦种子,其发芽率、芽生长质量系数、根生长质量系数高于原生炉渣浸出液培养的小麦种子,这也说明了炉渣集料相较原生炉渣具有更低的生态毒性影响.
作者:胡贵祥胡艳军赵玲芹朱永豪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4
母体文献:2021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21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21年5月1日
会议地点:成都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70X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湿法处理 生态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5月27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06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