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平原矿区土壤固碳菌群对复垦的响应.pdf
平原矿区复垦土壤往往肥力低下,且受高潜水位影响极易盐碱化.固碳菌群发育能有效地促进土壤碳固持,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农田生产力.然而,土壤固碳菌群对复垦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选取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矿区8a、14a和17a3个时点复垦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功能基因芯片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12种固碳基因和6种固碳菌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复垦土壤pH值、硝态氮、溶解性有机碳、土壤脲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酶活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p<0.01).复垦17a后土壤有机碳(7.86g·kg-1)和微生物量碳(337.25mgkg-1)已高于对照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p<0.01).复垦17a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达16.40mg·(g·2h)-1,远高于对照土壤(6.57mg·(g·2h)-1),复垦时间效应极显著(p<0.001).12种固碳基因信号强度随时复垦时间不断增大,复垦17a时已高于或持平对照土壤.固碳基因主要分布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6个菌门.固碳菌群丰度与pH、溶解性有机碳、硝态氮、有效磷以及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酶活之间呈显著性相关(p<0.05),多数固碳基因信号强度与pH、微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以及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酶活之间也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复垦土壤发育操控着固碳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因此可调控土壤中一些理化或酶活因子,从而增加复垦土壤的固碳增汇能力.
作者:马静 张琦 朱燕峰 常媛媛 朱前林 肖栋 陈浮
作者单位: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母体文献: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
会议时间:2021年9月26日
会议地点:深圳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矿区复垦土壤 固碳菌群 复垦时间效应 固碳增汇能力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11月12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4.49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