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发展现状.pdf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规模、分布、设备水平、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基础上,探讨提出加强区域钢铁行业管控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为长三角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推进钢铁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在已有沿海沿江布局基础上,着眼减轻区域环境压力,依托优势企业,优化调整沿江企业,大幅化解过剩钢铁产能。逐步推进位于中部腹地高排放污染带、传输通道及人口密集重叠区的南京、及苏锡常、杭州等地的落后钢铁产能,及南京、常州、镇江等落后水泥产能的限期退出钢铁企业实行减量调整,沿海地区钢铁企业按不低于1:1.25的比例实施减量置换。到2020年南京及苏锡常地区(压减1750万吨),到2030年时压减至5000万吨。浙江省到2020年压减钢铁产能300万吨以上。上海应尽快研究制定2030年前钢铁前端炼铁、粗钢等高污染工序全面退出的实施方案,在未退出前应全面采用国际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钢铁行业耗能,烧结、焦炉、高炉等工序全面达到行业污染物特别限值排放标准。
作者:李小敏许亚宣于华通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2
母体文献: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7年10月20日
会议地点:厦门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U9TK0
关键词:钢铁行业 产业规模 空间分布 设备水平 能源消耗 污染排放
在线出版日期:2018年7月1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42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