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棕褐地修复前后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变化分析—以江西贵溪冶炼厂为例.pdf
目前,我国对于棕(褐)地周边区域生态风险的研究较少,且主要是针对风险源带来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价,没有考虑风险受体能够承受生态风险能力的大小,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不全面.在棕(褐)地周边区域的生态风险评价中加入风险受体的相关研究,主要从风险源的危害分析和风险受体的生态脆弱性两方面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另外,现有研究少有对生态风险在时间上的变化研究,考虑了生态风险时间上的变化,对贵溪冶炼厂周边两个时期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变化,利用GI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表达,对研究区域存在的生态风险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修复前苏门区、九牛岗、水泉区、串山垅等地区存在很强生态风险,沈家-林家区和长塘周家区的生态风险相对较小,处于中等风险水平,修复后研究区的生态风险大大降低,很强风险降为强风险水平,中等风险降为低风险,说明修复方式比较有效,但仍有小范围区域存在较强风险,应加强修复,研究区域中耕地的生态脆弱性最大.对于生态脆弱性较大且生态风险较大的区域应进一步进行修复治理,生态脆弱性大而生态风险较低的地区应加强监测防范,防止再次发生较强风险.
作者:张金婷孙华谢丽侯大伟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1号,210095
母体文献:第七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七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1日
会议地点:广州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D2R74
关键词:棕地区域 土壤修复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在线出版日期:2020年10月27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45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