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pdf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食品安全的重要区域,测定黄河流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提升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黄河流域省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2009-2018年黄河流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是增长的,局部存在波动;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能力在逐年增强,技术进步对流域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分区域提出了改进意见:上游地区技术效率低,应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调整农业结构比重.中游地区应加大资源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协调后资源的利用情况.下游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应保持水平稳定发展,同时分力帮助中上游地区,加大省份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体的建立.
作者:柯祥麒杨国华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太原03006
母体文献: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会议时间:2020年9月21日
会议地点:南京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F06F12
关键词:农业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黄河流域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3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818.37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