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的转型与发展.pdf
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每个地区所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也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截止2013年底,我国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填埋场580座(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处置生活垃圾10492.7万吨,占城市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量的68.2%.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很多城市几乎都不可能找到新的填埋场址,作为生活垃圾最终处置方式和基本保障的卫生填埋场,已成为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目前,我国多座城市填埋容量已接近枯竭,填埋场服役年限不足、“垃圾围城”等风险凸现,运行中的填埋场也面临着渗沥液污染、臭气扰民和堆体失稳等污染和安全防控挑战,转型与发展已迫在眉睫。填埋场的转型与发展,应紧紧围绕推动原生垃圾“零填埋”,实现填埋处置“零污染”,改变单一填埋功能、建设综合处理园区,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提高生态水平、建设回馈设施、消除“邻避效应”的目标进行。为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提高二次污染防控水平,解决“垃圾围城”问题,为城市提供长期、环保、稳定、可持续的垃圾处理服务,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考虑推进填埋场的转型与发展。
作者:王克虹 兰吉武
作者单位: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浙江大学
母体文献:2015海峡两岸四地固体废物管理论坛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第六届垃圾与文化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5海峡两岸四地固体废物管理论坛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第六届垃圾与文化论坛
会议时间:2015年10月1日
会议地点:杭州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台湾中华环境工程学会,香港废物管理学会,澳门工程师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
关键词: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 卫生填埋场
在线出版日期:2019年1月18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99.14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