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低层、中小尺度大气年代际趋稳观测.pdf
有研究显示:随着CO2不断排放,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全球大气结构(主要指对流层和平流层)正在发生不可逆深刻变化,进而铸成大气环流新格局.具体而言,对流层中的浅(深厚)层、低(高)层、中小(大)尺度大气结构正在趋向稳定(不稳定);它们所对应的洛伦兹(Lorenz)循环能量正在减弱(加剧);它们的波动性也在减弱(增强).针对浅层、低层、中小尺度大气,夏季或冬季表现为水平位势梯度明显减弱,导致低层地转风减弱,尤其是小尺度方面,如区域尺度;这样极易导致夏季中高纬暖性正压阻塞或反气旋发展,从而引起大气涡动性质减弱,进而导致当地严重干旱,同时挤压中高纬冷空气向东迂回南下,形成南方“夏季低温”,有时也会使南方“雨季”提前,相反有迹象表明大尺度低层大气正在趋向不稳定,大气涡动程度反而增强.当夏季北方气温与其南方气温接近时,中低层反气旋或暖性正压阻塞会在北纬30度附近形成,这样容易造成夏季中国腹地干旱,值得强调全球变暖引起的北极冰川和青藏高原冰川融化,所造成的“极-赤”南北气温梯度和“海-陆”东西气温梯度减弱,是形成浅层、低层、中小尺度大气趋向稳定的主因,并伴有哈德莱环流的南北宽度增宽,副热带北界北扩等现象.另外分析也表明:在对流层低层中,各层趋向稳定的大小程度也各不相同,即低层(850hPa)大于高层(700hPa);夏季大于冬季;中小尺度大于大尺度.最后在青藏高原季风变化方面,夏季高原季风的减弱程度明显大于冬季.
作者:王万里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武汉430079;中国气象局武汉(华中)区域气候中心中国武汉430074;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昆明市650091
母体文献: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会议时间:2015年8月1日
会议地点:深圳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P42P48
关键词:大气结构 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暖化 年代际变化
在线出版日期:2016年5月23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5.55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