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汞污染下2种汞富集植物的发现.pdf
Hg是一种具有严重生理毒性的化学物质,环境中任意形式的Hg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剧毒的甲基汞,加剧了汞的毒性效应.为了寻找汞的超富集植株,以贵州万山汞矿一坑长势较好的9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矿区植物及土壤中汞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野艾蒿(Artemisialavandulaefolia)、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苣荬菜(SonchusbrachyotusDC.)、抱茎苦荬菜(lxerissonchifoliaHance.)、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贯众(CyrtomiumfortuneiJ.Sm.)、凤尾蕨(Spiderbrake)及铁角蕨(AspleniumtrichomanesL.Sp.)9种植物对汞均有不同的富集能力,其中4种为菊科植物,所占比例达到44.4%;在目前土壤汞浓度为0.141mg/kg水平时,野艾蒿(Artemisialavandulaefolia)、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及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依然具有很高的转运系数,分别为5.28,3.34和5.50,富集系数分别为6.74,6.40和4.87,均高于目前报道的土壤汞修复植物;综合比较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生物量及生长繁殖速率等指标,野艾蒿(Artemisialavandulaefolia)和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可作为2种新型汞富集植物,对于土壤低汞污染的修复具有很大潜力.
作者:樊政王新伟喻小刚杨晓霞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昌平102200
母体文献:2015年汞污染防治与履行国际汞公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5年汞污染防治与履行国际汞公约国际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8日
会议地点: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R28O65
关键词:汞污染矿区 植物修复 富集能力 分布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16年6月2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79.79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