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中企业的高度集聚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科学的工业园区环境监管机制,是我国工业园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梳理评估了我国和德国现有的主要环境监管制度,从环境监管的机制和模式,具体制度及驱动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德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在监管机制、监管主体、监管模式、核心监管制度及监管制度特点的异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通过对比德国的环境监管体系,并根据我国目前工业园区层面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比如增加园区层面政府环境管理的自由空间,鼓励企业自主管理、打破工业园区地理空间和行政辖区的束缚,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综合利用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手段,加强经济刺激相关制度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从技术层面优化工业园区相关环境政策,以期我国可以吸取德国环境监管的宝贵经验,完善园区层面环境管理体系,改善园区环境绩效.
作者:白卫南李艳萍扈学文赵若楠白璐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朝阳100012
母体文献:
会议名称: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3日
会议地点:海口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V2S27
关键词:工业园区 环境管理 监管制度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3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64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