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了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执行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探讨了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提出了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应建立污染场地公开制度:通过热线电话、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充分公开污染场地的污染状况,确保公众对场地污染状况享有知情权,同时要了解公众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社会的监督;建立污染场地应急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场地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完善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制度:在对污染场地进行二次开发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主体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技术要求和修复标准,监督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和修复;完善农用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被污染地块环境监管等管理办法;推进生产场地污染源控制和清洁生产制度的落实,在生产过程中把对场地的污染降到最低点;建议使用制度控制和工程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以便更加明确修复目标,降低修复成本和缩短修复时间;建立污染场地长期监管机制,引入跟踪与监控制度。
作者:李歆琰谷嵩车轩梁卉高博
作者单位: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石家庄050037
母体文献:2016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6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6年8月17日
会议地点:广州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国际影响评估协会
语种:chi
分类号:X83X50
关键词:污染场地 环境风险评估 管理制度 治理修复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12月8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54.1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