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作为诉讼证据在处理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及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环境监测数据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从理论上确认了环境监测数据作为物证及实物证据的属性.《2013两高解释》规定环境监测数据经“认可”后转化为刑事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污染环境犯罪取证难的问题.《试点方案》旨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监测数据作为该制度的重要证据和损害鉴定评估数据也应当借鉴刑事诉讼中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认可”程序,来确保生态环境损害诉讼的顺利进行,保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从而保障赔偿义务人的合法权利.
作者:苗振华 王社坤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201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201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6年7月16日
会议地点:武汉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语种:chi
分类号:D91X83
关键词: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 环境监测数据 证据能力
在线出版日期:2022年3月25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98.6 K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