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无锡国家基本观测站1981-2011年地面观测资料及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探空站的温度廓线资料,对苏南地区连续霾和重度霾的地面形势和边界层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霾日地面形势主要为均压区型、高压底部或人海高压后部型、冷锋前部型、低压倒槽型和鞍型场;根据地面形势场的变化,连续9天以上霾分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边界层结构变化,Ⅰ型逆温层底较低,Ⅱ型主要以等温层的形势出现,Ⅲ型总体逆温强度较弱,逆温层厚度较薄,Ⅳ型逆温强度较强,逆温层高度越低,地面能见度越低,逆温层强度越强,地面能见度越低;重度霾出现的地面形势主要为均压区、冷锋前部和低压倒槽,重度霾大部分过程逆温层底在近地面,由于本地污染源的排放和外地污染源的侵入,加上逆温或等温层的存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形成重度霾.
作者:彭华青钱映月刘端阳吴嘉梅过宇飞
作者单位:无锡市气象局,江苏无锡214101
母体文献:
会议名称: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3日
会议地点:海口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16P43
关键词:连续霾 重度霾 边界层 气候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3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3.81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