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6年,每年3月、7月、8月和10月分别对大明湖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年内,湖区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和种类均呈下降趋势,2014年生物密度仅为912个/mL,种类仅12种,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各年7月、8月水质较好,均以净水指示生物硅藻为优势种,部分年份3月、10月出现蓝细菌、隐藻为优势种的情况,表明该期水体受到一定污染,有潜在富营养化风险.湖区生物多样性一般,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基本在1.5左右,从生物学角度对水体进行评价为稳定的中污染,对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
作者:杨青彭琳
作者单位: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250013
母体文献:
会议名称: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3日
会议地点:海口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TU9K92
关键词:湖泊水体 水质评价 浮游植物 生物多样性
在线出版日期:2017年3月31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13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