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夏季臭氧污染特征及传输分析.pdf2015年8月27日-9月2日重庆市经历了一次臭氧污染天气,通过分析发现,3个在线站污染时段臭氧平均浓度是清洁时段的1倍左右,浓度峰值有明显升高且日变化更加明显.通过分析3个在线站NO2、O3和总氧化剂Ox的浓度发现,南泉站与超级站的臭氧可能是局地化学过程生成与区域传输的共同作用,而缙云山站的臭氧则主要来自区域传输.利用观测值与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结果来分析发现清晨时刻,重庆市上空边界层以上残留的臭氧向下传输,导致早间7-9时重庆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小幅度上升,同时由于近地面风速风向的变化,会导致各站臭氧的输入输出关系发生变化,且本次污染过程中3个在线站之间存在臭氧传输的现象.
作者:刘芮伶翟崇治李礼余家燕刘敏许丽萍
作者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147
母体文献:第十三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三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18年12月1日
会议地点:深圳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X51TQ1
关键词:臭氧污染 浓度变化 传输特征 气象条件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7月19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2.7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