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环境与安全] 山水相接处,矿工与船户—清前期湘中地区的煤磺外运与宗族建构

7 0
admin 发表于 2024-11-30 1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山水相接处,矿工与船户—清前期湘中地区的煤磺外运与宗族建构.pdf笔者在《清代湖南涟水河运与船户宗族》一文中考察了湖南湘乡涟水河道上以运输为主业的船户的历史.矿工和船户在陈氏宗族建构过程中整合到一个社会组织中,一方面,纹祯公及其后裔从事开采煤磺矿的工作;另一方面,白沙陈氏的船户族人则负责将煤磺矿产运输出去。这一社会运作机制形成的关键时间节点是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生动地反映出地方社会因应当地自然资源、朝廷政策和市场需求的行动能力。靠山挖矿的矿工与倚水运输的船户,由于身处社会底层又缺乏文字书写传统,历来为世人忽视,或以农耕社群的视角打量比较,研究成果较少。以水上人群为例,早期调查和研究水上人偏重追溯其族属。近年关于华南沿海的置民、浙江的九姓渔户、长江中游河湖渔民的研究,一方面,侧重探讨官方控制和管理渔户的制度及其运作实况;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力图摆脱岸上视角之成见,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搜集渔民自身书写的文字,观察渔民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仪式传统等诸方面,以此为基础站在渔民的角度记录和讨论水上人的生活模式。更具理论启发的研究则将“水上人”、“渔民”、“置民”理解为族群标签,认为这些承载着社会价值观的身份符号是地方人士制造并在复杂的地方政治和经济资源竞争中使用的文化工具。本文较为生动地展现出山水交接之处,历史时期的矿工和船户的生产生活、神明信仰及其背后的社会运作机制。矿工和船户人群虽身处社会底层,文化知识较为浅薄,但仍可在生活环境逼仄、制度限制紧压之处发现他们生存能力之旺盛。由此个案可见,回到历史现场理解历史中具体人群的生活,需要站在他们的立场,综合考察其所面对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制度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获得同情之理解的历史解释。
作者:陈瑶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历史系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20日
会议地点:厦门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厦门大学
语种:chi
分类号:S42S18
关键词:清前期  水路运输  社会发展  自然环境
在线出版日期:2021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2024-11-30 18:22 上传
文件大小:
641.79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