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鱼类调控后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研究.pdf采用年初投放不同鱼类组成的方法修复和维护常德毛里湖的生态环境,通过监测2016年、2017年夏季的湖泊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特征,运用群落多样性和群落排序方法初步分析了鱼类调控后的实施效果,探讨了该技术对湖泊生态修复和维护的可行性.当鱼类投放组成从2016年的鲢∶鳙∶青鱼∶鲫的重量占比15∶60∶15∶10调整为2017年的鲢∶鳙∶青鱼∶鲫∶鲌∶黄颡鱼∶鳜的重量占比为25∶50∶10∶5∶5∶3∶2后,监测结果表明:两年夏季间全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均达Ⅲ类要求;透明度、pH、溶氧、叶绿素、总氮、总磷两年间夏季全湖平均值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锰酸钾指数从2016年的4.12mg·L-1降为2017年的3.47mg·L-1(P<0.05),降低了16%.2016年、2017年夏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518×104ind·L-1、493×104ind·L-1,下降了4.8%;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为3283ind·L-1、3597ind·L-1,增加了9.6%;种类组成上,两年夏季均有绿藻门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小型化和大型浮游动物丰度低的特点.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比2016年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生物的丰富度指数分别增长了6.2%、15.5%、13.6%,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提高了8.3%.群落排序的冗余分析表明:两年夏季中决定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水深、叶绿素、总氮,COD对群落排序的效应从2016年的变量得分0.68降低为2017年的0.20,降为最小影响因子;2017年与2016年相比,站点间群落相似性和浮游生物种群间相关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都降低了.研究表明,提高功能组和营养级多样性的鱼类种群调控措施能保持湖泊水质在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使群落多样性达到更好的状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下降,种类分布趋向均匀分散.
作者:刘飞 杨超 张家瑜 赵聪 邝玮琦 陈克忠 李梦军 罗云生 刘良国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环洞庭湖水产健康养殖及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常德415000大湖水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常德415000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常德415000
母体文献: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8年9月20日
会议地点:常德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语种:chi
分类号:S93TS8
关键词:湖泊环境 鱼类调控 浮游生物 群落特征
在线出版日期:2019年4月18日
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博文
- 文件大小:
- 1.01 MB
- 下载次数:
- 60
-
高速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