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卫生和社会工作] T_CACM 014-2016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

38 0
1 黄金阳光 发表于 2024-9-30 07: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标准编号:T/CACM014—2016
中文标题: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Q849其他卫生活动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7日
实施日期:2016年12月27日
起草人:谢雁鸣、张允岭、马融、冼绍祥、朱明军、冷向阳、詹思延、刘建平、彭成、商洪才、赵玉斌、黎明全、刘健、李素云、温泽淮、孙晓波、杨忠奇、邹建东、孙洪胜、何燕、李学林、廖星、王志飞、黎元元、王连心、姜俊杰、常艳鹏、刘峘、张寅。
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中成药在发挥临床疗效的同时,安全性问题亦不容忽视。报告ADR有两种重要的途径,首先是自发呈报系统,即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CFDA)主导的,也是我国药品上市后安全监管中最常用的一种被动监测方法。作为早期预警系统,其作用是发现药品安全性信号,但具有无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局限性。其次是医院集中监测的主动监测模式,可计算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将医院集中监测与自发呈报系统相结合,共同推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为加强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CFDA2013年下发了《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工作指南》(食药监安函[2013]12号),从而指导企业开展重点监测工作。目前医院的集中监测缺乏规范,如设计不合理、漏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不良反应判读不规范等。因此,制定相关技术规范非常必要,有利于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医院集中监测,明确监测目的,并进行合理的监测设计、严格的质量控制等。本规范参照国际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和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结合中成药自身特点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中成药的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目的在于获得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程度及临床表现,发现新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确定危险因素,为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提供依据,进而根据监测结论修改药品说明书,实现目标产品风险最小化,提高合理安全用药水平。

关键词:中华中医药学会,T/CACM,其他卫生活动,中成药,技术规范,安全性

T_CACM 014-2016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pdf
2024-9-30 07:27 上传
文件大小:
641.18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