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T_ZSSP 0017-2022 预制酸菜鱼 乌斑鱼

17 0
1 黄金阳光 发表于 2024-9-29 11: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标准编号:T/ZSSP0017—2022
中文标题:预制酸菜鱼乌斑鱼
英文标题:Pre-madepickledfishChinesesnakehead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C136水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28日
实施日期:2022年06月28日
起草人:张延杰、黄立飞、舒锐、谭勇、吴文言、胡志高、吴小禾、谭海城、刘卫红、郑耀荣、林开胜、林家煌、黄泽锋、葛晖、刘颖、郑蔚滢、许天成、谭安格、庞敏、雷小婷、李锦维、谭爱杰、郑萍、张佳、谭军、周金剑、窦式宇、陈威、何宏恩。
起草单位:中山市食品学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谭府菜非遗文化研究中心(有限合伙)、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中山洪力健康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市元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中山市烹饪协会、正天易通(广州)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客厨世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市渔鲜生农业有限公司、中山市东鹏水产品有限公司、中山市水平食品有限公司、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安格利湖南人餐饮有限公司、珠海味来快车餐饮连锁企业(有限合伙)、珠海市香洲区正宇佳欣职业培训学校。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4.1 养殖养殖条件应符合SC/T1150的要求。水质应符合NY/T5361的要求。亲鱼和苗种应符合SC/T1119的要求,养殖时间不少于6个月。4.2 成鱼挑选宜符合NY/T842的规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应选择鲜活乌斑鱼,单条重量不少于500g。4.3 加工生产环境应符合GB14881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加工流程包括:放血、去鳞、拉除鱼刺、切片、腌制及速冻等,腌制工艺之前的总处理时间宜控制在2h内。乌斑鱼经切片得到的片状鱼肉,厚度均匀。腌料中食用植物油应符合GB2716的规定,食用盐应符合GB/T5461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2760及相关的规定。宜按每包鱼片250g包装,速冻至中心温度-18℃。产品标准应符合SB/T10379。4.4 酱料包和辣椒包酸菜包应符合GB2714的要求。酱料包、辣椒包应符合GB31644的要求。4.5 感官指标乌斑鱼片感官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感官要求项目 要求色泽 有黑色斑纹,鱼片颜色鲜亮、有光泽腹腔颜色 无黑膜滋味及气味 无土腥味、无异味,具有该产品特有的滋味及气味形态 呈规则片状,单片厚度约3mm,宽度约20mm~40mm组织结构 片状鱼肉,呈厚度均匀薄片,吸味易熟,熟制后肉质紧密、爽脆软滑,带有韧性,鱼片不易拉断,煮熟不烂不碎杂质 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4.6 理化指标乌斑鱼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理化指标项目 指标蛋白质,g/100g≥ 19挥发性盐基氮,mg/100g≤ 12.0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 0.154.7 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污染物限量单位:mg/kg项目 指标无机砷(以As计)≤ 0.1铅(以Pb计)≤ 0.2镉(以Cd计)≤ 0.1铬(以Cr计)≤ 1.0甲基汞(以Hg计)≤ 0.5多氯联苯总量≤ 0.54.8 渔药残留应符合NY5070的规定。5 试验方法5.1 取样方法按GB/T30891的规定执行。5.2 感官要求取样品一份,去除包装,置于清洁的白瓷盘中,观察其形态和色泽,切开观察内部组织形态、有无杂质,用鼻嗅其气味,熟制后品尝其滋味,通过咀嚼判定其组织结构,逐项按4.5中要求的项目对照检验。5.3 净含量偏差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检验。5.4 蛋白质按GB5009.5的方法测定。5.5 挥发性盐基氮按GB5009.228的方法测定。5.6 过氧化值按GB5009.227规定的方法测定。5.7 无机砷按GB5009.11的方法测定。5.8 铅按GB5009.12的方法测定。5.9 镉按GB5009.15的方法测定。5.10 铬按GB5009.123的方法测定。5.11 甲基汞按GB5009.17的方法测定。5.12 多氯联苯按GB5009.190的方法测定。5.13 药物残留按NY507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关键词:中山市食品学会,T/ZSSP,水产品加工,酸菜鱼,乌斑鱼

T_ZSSP 0017-2022 预制酸菜鱼 乌斑鱼.pdf
2024-9-29 11:03 上传
文件大小:
331.55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