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农、林、牧、渔业] T_YNRZ 019-2024 珠芽黄魔芋组培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 0
1 黄金阳光 发表于 2024-9-29 0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标准编号:T/YNRZ019—2024
中文标题:珠芽黄魔芋组培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productionofAmorphophallusspp.seedintissueculture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productionofAmorphophallusspp.seedintissueculture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国民经济分类:A012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7日
实施日期:2024年06月30日
起草人:魏丽萍、黄菁、田耀华、岩香甩、穆洪军、何海宁、龚燕雄、刘世红、张兆豪。
起草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珠芽黄魔芋组培种苗生产技术中的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的配制、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炼苗移栽和种苗出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珠芽黄魔芋组培种苗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1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2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2.1母液的配制方法和保存试剂配制严格按照GB/T603规定方法配制,所用水执行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标准。通常将常用试剂配制成比培养基所需浓度高10倍~100倍的母液,母液置于4℃的冰箱中贮存。2.2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分别称取硝酸铵33g、硝酸钾38g、磷酸二氢钾3.4g、七水硫酸镁7.4g、二水氯化钙8.8g,分别加少量蒸馏水在不同的容器内充分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促溶解,定容至1000ml容量瓶,置棕色广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2.3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分别称取碘化钾0.166g、硼酸1.24g、四水硫酸锰3.38g、七水硫酸锌1.72g、二水钼酸钠0.05g、五水硫酸铜0.005g、六水氯化钴0.005g,可混合置于烧杯内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容量瓶,置棕色广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2.4铁盐母液的配制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46g和硫酸亚铁5.56g,分别溶于450ml蒸馏水中,加热,不断搅拌,溶解后,两液混合,调PH至5.5加水定容至1000ml,置棕色广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2.5有机母液的配制分别称取烟酸0.05g、VB?0.01g、VB?0.05g、甘氨酸0.2g,混合置于烧杯内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容量瓶,置棕色广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3 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的配制3.1NAA的配制和保存称取NAA0.1g,先用少量95%乙醇或无水乙醇完全溶解,定容至1000ml容量瓶。3.26-BA的配制称取6-BA0.1g,先用少量95%乙醇或无水乙醇完全溶解,定容至1000ml容量瓶。3.3KT的配制和保存称取KT0.1g,先用少量95%乙醇或无水乙醇完全溶解,定容至1000ml容量瓶。3.4TDZ的配制和保存称取TDZ0.1g,先用少量95%乙醇或无水乙醇完全溶解,定容至1000ml容量瓶。4 培养基制备4.1制备方法培养基由试剂、蔗糖、琼脂、水组成,蔗糖和水应分别符合GB/T317和GB5749规定,试剂配制严格按照GB/T603规定方法配制,所用水执行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4.1.1 称量称取所需量的琼脂和蔗糖单独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搅拌让其溶化。4.1.2 配制依次把称取好的母液及生长调节剂倒入已溶化的琼脂中,加入蔗糖,置于电磁炉上加热,不断搅拌,直至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最终定容到所需体积。4.2pH值调整培养基最佳pH值为5.8,采用酸度计或精密pH试纸测定,通常用1mol/L的NaOH或1mol/L的HCL来调节。4.3培养基分装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趁热分装,分装量以培养容器体积的1/4~1/3为宜,分装后应立即密封。4.4培养基灭菌培养基分装后在24h内完成灭菌工作,在压力为0.105MPa,温度121℃的条件下,灭菌25min~30min。4.5培养基保存灭菌后的培养基应保存于洁净、干燥的培养基储存室中,2℃~4℃条件下7d内使用。5 接种5.1外植体的选择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珠芽为外植体。5.2外植体的消毒珠芽应先去皮,用自来水冲洗30min,将洗净后的珠芽转至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浸泡10s~20s,用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升汞消毒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7次后备用。5.3外植体的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后的珠芽黄魔芋珠芽切成约0.5cm×0.5cm的小块,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切口接触培养基,接种后做好标记。6 培养6.1培养条件珠芽黄魔芋最适宜的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为10h/d。6.2初代培养6.2.1 初代培养基珠芽黄魔芋组培快繁技术中诱导培养基为MS+TDZ0.5mg/L+NAA2.0mg/L+肌醇0.1g/L+蔗糖30g/L+琼脂6g/L。6.2.2 初代培养基条件接种好的培养瓶放置在培养架上,培养30d~50d形成愈伤组织或丛生芽。丛生芽和愈伤组织继续培养或者转接,培养30d左右,形成完整组培苗。6.3增殖培养6.3.1 叶片培养将无菌组培苗浓绿厚大的叶片切成大小约0.5cm×0.5cm小块,叶面朝上平铺于培养基上,培养周期30d~50d,形成愈伤组织和丛生芽。6.3.2 叶柄培养将无菌组培苗生长健壮的叶柄切成约1cm的小段,扦插于培养基上,培养周期30d~50d,形成愈伤组织和丛生芽。6.3.3 叶柄和叶片继代增殖培养基叶柄和叶片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TDZ0.2mg/L+NAA0.4mg/L+6BA1.0mg/L+肌醇0.1g/L+蔗糖30g/L+琼脂6g/L。6.3.4 愈伤组织培养将剪掉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分割成约大小0.5cm×0.5cm,转接到叶柄和叶片继代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周期30d左右,形成无根苗。6.3.5 愈伤组织培养基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MS+KT0.9mg/L+NAA0.2mg/L+肌醇0.1g/L+蔗糖30g/L+琼脂6g/L。6.4生根培养6.4.1 生根培养条件丛生芽或无根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周期15d左右,形成完整的组培苗。6.4.2 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mg/L+肌醇0.1g/L+蔗糖30g/L+琼脂6g/L。7 炼苗移栽7.1炼苗在室温、自然光下,选择株高3cm~5cm的组培苗,先拧松瓶盖放置2d~3d,再半揭瓶盖放置2d~3d,最后完全揭开瓶盖放置3d~5d后即可进行移栽。7.2移栽驯化从瓶中取出经过炼苗的组培苗,用自来水洗去附着的培养基,移栽到32孔育苗盘中。移栽基质为椰糠:泥炭土按体积比1:1。7.3苗期管理保持基质内含水量50%~70%,温度25℃,遮荫度70%。待所有组培苗成活后,喷施2000倍叶面水溶复合肥(N:P2O5:K2O=15:5:25)。8 种苗出圃组培苗驯化移栽30d~60d左右可出圃。

关键词: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T/YNRZ,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魔芋,种苗,规程

T_YNRZ 019-2024 珠芽黄魔芋组培种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2024-9-29 08:44 上传
文件大小:
275.31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