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农、林、牧、渔业] T_CQGFA 04-2004 有机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

14 0
1 黄金阳光 发表于 2024-9-29 00: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标准编号:T/CQGFA04—2004
中文标题:有机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A017中药材种植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1日
实施日期:2024年07月16日
起草人:李学琼、刘严、董悦、江彬彬、李杰、谢未晞、冉孟国、曾世洪、张登忠、卢劲托、廖华乔、谭荣国、宋学群、袁相勇。
起草单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经济协会。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有机黄连OrganicCoptischinensis符合GB/T19630界定的有机产品要求,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黄连。3.2 毛坨子Coptischinensiscontainingfewfibrousroot有机黄连药材挖出后,略去泥沙,剪去地上部分和大部分须根,带有少量须根的块状根茎。3.3 脱须Removethefibrousroot,SoilandresidualpetioleofCoptischinensis去掉黄连根茎上须根及所附泥土与残余叶柄。4 原料应符合T/CQGFA03-2024的要求。5 技术要求5.1 去杂剔除杂质、非根茎部位和已腐烂变质的毛坨子。5.2 干燥5.2.1 干燥设备 5.2.1.1 槽笼竹制,长150cm~200cm,编成弧状圆筒形。笼中部50cm~60cm,两端笼把各3根,长30cm左右。笼口设在中部,长30cm,宽20cm,两端笼把长40cm~50cm。5.2.1.2 木造板应备有2把~4把,全长125cm~150cm,板宽18cm~20cm,板长60cm。5.2.1.3 其他晒席、筛子、簸箕等。5.2.1.4 黄连炕选择交通方便,排水良好,避风,质地坚硬的梯地或者坡地构建黄连炕。炕坑长2m、宽1.6m、深0.5m,炕坑四壁用石块或砖块砌牢,总高1m,高出地面部分四周用泥土围住压紧。黄连炕由炕腔、火舌、火池、灶岩、喉管、炕帘、压枋、前后挡板、中梁等构成。5.2.2 干燥步骤5.2.2.1 毛炕每炕放湿毛坨子300kg~800kg,堆好后点火,火力开始不宜过强,应慢慢增大。在点火加温的1h之内,温度保持在50℃~65℃,加温后1h至2h,温度逐渐由65℃升至100℃,每隔10min~20min,用造板翻动1次。水汽干后,用山耙捶打搓动,抖掉泥土,待根茎表面颜色发白或最小的根茎已干时,便可停火出炕。5.2.2.2 细炕毛炕后,按根茎大小及干湿度分级,再进行加温细炕。自生火的2h内,温度保持在60℃~80℃;2h~4h,温度保持在80℃~100℃;4h~5h,温度保持在100℃~110℃;在出炕的最后半小时,温度逐渐升至120℃。在细炕干燥的整个过程中,每隔3min~5min翻灶1次。烘干至外皮呈暗红色,内肉呈淡黄色,即停火出炕。5.3 脱须经细炕后的黄连根茎(毛坨子)立即装入清洁无污染的槽笼,盖好盖子,由2人~6人将槽笼抬起来回冲撞,去掉须根、泥土及残余叶柄。5.4 二次去杂将脱须的黄连用大孔筛子将黄连筛出,除去石子、土粒、异物、灰渣及腐烂变质部分。6 分级6.1 一等根条粗壮肥实,无折断,无“过江枝”“青桩”,无须根,表皮无糊黑焦烂,断面内心金黄色或红色有光彩者为合格。6.2 二等根条较一等稍细小,无折断,无“过江枝”“青桩”,有少量须根,表皮无糊黑焦烂,断面金黄色或红黄色,以身干无潮湿者为合格。6.3 三等根茎细小,枯瘦短小,并有“青桩”存在(青桩不超过15%),有须根及“过江枝”掺杂,有“画眉足子”(即生长很瘦小不成器的黄连)存在;凡断碎、糊黑等属此类;以身干者为合格。6.4 四等身干表面有浅须(含干物杂质,且有不超过8%的青桩)、带有糊头(个体糊头比例不超过5%)。6.5 米连米连为黄连烘炕和其他加工过程中形成,形状基本为条状颗粒,有过桥,表面光略带糊头,身粗3.20mm以上,身长在6.00mm以上,身干燥手为合格。6.6 米沙米沙为黄连烘炕和其他加工过程中形成,形状为颗粒,有过桥,表面光略带糊头,身粗3.20mm以下,身长在6.00mm以下,身干燥手为合格。7 质量要求有机黄连质量应符合GB/T20358-2006中6质量要求的规定;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计,含小檗碱(C20H17NO4)不得少于5.5%,表小檗碱(C20H17NO4)不得少于0.80%,黄连碱(C19H13NO4)不得少于1.6%,巴马汀(C21H21NO4)不得少于1.5%。8 包装、标识、追溯与贮藏8.1 包装有机黄连包装应符合GB/T19630的要求,包装规格:统货每袋30kg(100cm×76cm),枝连每袋30kg(92cm×72cm)。8.2 标识应符合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GB/T19630的要求。标签应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生产者、详细地址、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或保存期、净含量、产品标准号和商标等内容,标签要醒目、整齐,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8.3 追溯建立追溯体系,做好生产全过程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地块图、农事活动记录、加工记录、仓储记录、出入库记录),宜使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赋“二维码”。8.4 贮藏仓库应清洁、干燥、通风,划定特定区域单独贮藏。做好防虫蛀、霉变、腐烂等措施。定期检查,及时剔除变质产品。9 档案管理做好加工记录,建档并保存5年以上。

关键词: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T/CQGFA,中药材种植,初加工,黄连,技术规程

T_CQGFA 04-2004 有机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pdf
2024-9-29 00:24 上传
文件大小:
233.47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