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农、林、牧、渔业] T_CHBAS 2-2022 黄秋葵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15 0
1 黄金阳光 发表于 2024-9-29 00: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标准编号:T/CHBAS2—2022
中文标题:黄秋葵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A014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3日
实施日期:2022年08月23日
起草人:宋聚红、王海山、付雅丽、梁丽鹏、田浩园、吴然、薛少红、姜贵平、郭永召、白霄霞、曹巧、龚俊良、杜永华
起草单位:河北田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启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黄秋葵大棚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保鲜和运输等。本文件适用于冀中南地区大棚黄秋葵栽培。
主要技术内容:品种选择选择适合石家庄种植的生长势强、耐热、抗病、高产的矮生型早中熟品种,推荐品种:“福星434”、“欧凯儿”、“石秋葵2号”、“绿箭”等。每亩产量均在2000kg~2500kg。种子质量与用种量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5%,水分≤8%,千粒重50g~60g。每亩育苗栽培用种量在250g左右。育苗5.3.1配制营养土穴盘育苗用腐熟农家肥与非种植黄秋葵的园土按体积比3:7配制成营养土,再添加氮磷钾复合肥200g/m3~300g/m3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m3,混拌均匀。5.3.2育苗时间黄秋葵育苗时间一般为3月上旬。5.3.3催芽在播种前用50℃~55℃的温水烫种15min~20min,然后不断搅拌将水温降至25℃~30℃,然后继续浸泡10h~12h左右,用清水洗净后即可催芽。于25℃~30℃条件下催芽,待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穴盘育苗播种使用32孔的标准穴盘。装入穴盘内的营养土要压实。育苗数量要多于需苗量的10%。播种时在每穴中心扎0.5cm~0.8cm深的孔,每穴播1~2粒种子,覆土厚1.0cm。穴盘2横1竖,整齐摆放在苗床内,平盖地膜,苗床上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温。5.3.5苗期管理当有2/3种子子叶出土后需及时揭除地膜。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12℃~13℃。待齐苗后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幼苗长至2片真叶时,需加大棚室通风量并延长光照时间,水分管理应见干见湿。5.3.6壮苗标准当幼苗展开4~5片真叶,株高12cm~15cm,苗龄30d以上,即达壮苗标准。定植5.4.1整地做畦以根菜类或叶菜类作物为前茬较好,前茬收获后及时清理,深翻晒土10d~15d,每亩撒施腐熟的农家肥3m3~4m3和N:P:K比例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40kg。肥料使用需按照NY/T496执行。肥土混匀后做深沟高畦,畦宽90cm,畦高20cm,畦沟宽60cm,畦中间摆放滴灌带,用于冲施肥水,畦面覆盖黑色地膜,一般8m宽大棚可做5个畦。5.4.2定植时间定植时间为4月中上旬。5.4.3定植方法在覆盖黑色地膜的畦上打定植孔,每畦种2行,行株距50cm×40cm,每亩约栽植2200株,定植深度以子叶露出地面2cm为宜,定植后需及时浇缓苗水1次。田间管理5.5.1温度管理定植后需要闭棚增温,促进缓苗,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缓苗之后需要降温,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18℃,结果之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3℃~15℃,夜间最低不能低于8℃。5月下旬夜温稳定在15℃后,棚室可昼夜通风。5.5.2中耕培土第1朵花开放前需加强中耕,进行适度蹲苗。开花后,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进行中耕。封垄前培土,培土高度10cm~15cm。5.5.3肥水管理大棚内不可大水漫灌,使用膜下滴灌进行浇水。第1朵花开后进行第1次追肥,以后每隔10d左右追肥1次,每次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kg,连追2~3次,注意每次需随水施肥,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和0.1%~0.2%硼肥。5.5.4植株调整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及老果荚,保留荚下1~2片叶。主茎长有15~16片叶时及时摘心。5.5.5温度管理黄秋葵生育期适温为25℃~30℃。进入3~4月,气温变化大,晴天中午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止烧苗,气温下降要注意闭棚增温。夏季需揭膜通风换气,棚温不可超过35℃

关键词:河北省标准化协会,T/CHBAS,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栽培技术,规程,大棚

T_CHBAS 2-2022 黄秋葵大棚栽培技术规程.pdf
2024-9-29 00:16 上传
文件大小:
409.87 KB
下载次数:
60
高速下载
【温馨提示】 您好!以下是下载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1、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本站,选择您所需的PDF文档,点击页面下方“本地下载”按钮。
2、耐心等待两秒钟,系统将自动开始下载,本站文件均为高速下载。
3、下载完成后,请查看您浏览器的下载文件夹,找到对应的PDF文件。
4、使用PDF阅读器打开文档,开始阅读学习。
5、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联系QQ客服。

本站提供的所有PDF文档、软件、资料等均为网友上传或网络收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 联系QQ客服
    QQ扫一扫
2022-2025 新资汇 - 参考资料免费下载网站 最近更新浙ICP备2024084428号
关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